好厉害定睛一看:“好像是从事中郎杨子商,我听说他昨儿个一宿没睡,没想到现在还这么兴奋,好厉害。”
白发苍苍的杨子商在山包上又蹦又跳,兴奋得脸色涨红,几十年累积的世家屈辱,几十年积聚的怨气,随着这一场大火,终于开始流泻。
当年白川的豪门地主,多少逃难到了古襄阳,现在都埋葬在这里,真是大快杨子商之心。
只是唯一遗憾的是,襄阳城还巍峨在另一方,襄阳城中有更多自己的仇人,所有的世家,杨子商恨不得他们统统死光。
清算的时候到了。
这次进攻襄阳,杨子商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从事中郎,却抱着杀光襄阳所有世族的伟大志向而去,意气风发,慷慨激昂。
襄阳城中,蔡瑁如当初川军在江陵时一般,全副盔甲踏上阁楼,发出“咵咵”的声音。
蔡氏对镜梳妆,将近三十的人,总是容易感叹年华老去。
“姐姐。”蔡瑁在后面叫了一声。
蔡氏在桌子上挑着发簪,五六个不同颜色不同样式的发簪都试了一遍,似乎都不太满意。
“姐姐。”蔡瑁又叫了一声。
蔡氏还是没有应,看着镜中还算美丽,却很快这种美丽就将随着年华逝去的自己,顾盼自怜。
“姐姐,古襄阳已经完了,川军就要攻打襄阳了,你怎么还这么笃定啊。”蔡瑁焦急地道,语气中带着一点怨气,这么多年,依赖多了蔡氏,自己面对大事的时候,竟是再也不能拿主意。
“你也知道古襄阳完了吗?你也知道川军打来了吗?早干什么去了。”蔡氏话语严厉,却声调平静,从语气中看不出一点情绪变化,头未回,色未变,看着铜镜中的自己还做了几个角度动作。
“我,我又做错什么了?”蔡瑁委屈。
“为什么向徐庶催兵?”
“我这不觉得徐庶能守住城池,咱襄阳当然是越多兵越好。”
“为什么攻击甬道只派那么少人?”
“派多了,襄阳不是不保吗?”
“为什么徐庶请求到荆山接应,你拒绝出兵?”
“荆山草木丛丛,哪里都可能有川军伏兵,君子不立危墙,我派兵去不是送死吗?”
蔡氏终于选择了一根绿色的发簪插进乌黑的发丝中,本来她更喜欢嫣红色,但是突然发现,好像那已经不适合自己年龄了。
蔡氏慵懒地站起来,看向蔡瑁,淡淡的眼光所到之处,蔡瑁感觉哪里的皮肤就揪紧在一起。(未完待续。
第231章哎哟,皇叔
第231章哎哟,皇叔
“为什么杀徐庶全家?”
“徐庶要投降,我军军心大乱,这不是为了稳定军心吗?”
蔡氏拿起手上那根嫣红的发簪,慢慢插在蔡瑁盔顶上,拍了拍蔡瑁的头盔,发出“梆梆”的声音,轻声道:“我的好弟弟,既然凡事你都那么有主见,你来问我做什么?现在就去把川军打退了啊。////////”
“姐姐。”蔡瑁一脸苦相,虽然恨刘璋恨得咬牙切齿,可是要蔡瑁真与刘璋对敌,光刘璋的名声就能把他吓死了,自己有几斤几两,蔡瑁还是清楚的。
“姐姐困了。”蔡氏说完转身,走向软榻。
“姐姐,是我错了,我应该来请示了姐姐才做决定,我自不量力,姐你先说说我们眼下该怎么办啊。”蔡瑁急了。
蔡氏合衣半卧塌上,拉过被子,对蔡瑁慢吞吞道:“现在没别的办法,只有两个字,投降。”
“投降?”蔡瑁大惊:“姐姐,我们怎么能投降?刘璋可是出了名的屠夫,他要接手荆州,我们蔡氏家族还有活路吗?”
“你有别的办法吗?”蔡氏反问道:“你觉得你手下那三万水兵和新兵,是十万川军对手吗?你觉得你的带兵能力比张任如何?你的谋略比法正如何?还有刘表,给刘璋提鞋,配吗?”
“可是……”蔡瑁哑口无言,却还是不甘心。
“要不是你,我们能沦落到今天?”蔡氏盯着蔡瑁道:“你明知道刘璋主攻方向在古襄阳,你还向徐庶催兵,襄阳与古襄阳就是互相支援才能守住,你多派些兵马进攻甬道怎么了?你派兵到荆山接应,哪怕牺牲一万兵马,只要接出来一个徐庶,襄阳也不用靠你个饭桶来守,一切都是你自找的。”
“是,我是饭桶。”蔡瑁苦着脸道:“可是无论如何,我们不能投降啊,我们还有无数兵器粮草,还有三万兵马……”
“那些都是你投降的资本。”蔡氏打断了蔡瑁的话,看着蔡瑁一张苦瓜脸,过了良久,轻叹一口气:“事已至此,情况已经很明白了,川军攻下古襄阳的速度太快,北方曹操和江东孙权都没来得及应对,我们是孤立无援,守城是绝对守不住的,不如投降。
你非要等到一穷二白了再投降吗?
你记得,今天投降,并不代表襄阳就是刘璋的了,以川军的名声,刘璋的刚愎,想在襄阳这块土地上站稳脚跟,给他五年都办不到,而我们最多几个月,就可以重新拿回襄阳。”
“几个月?”蔡瑁一惊。
“弟弟,你去准备投降吧,记得在投降前办三件事,第一,放出牢里的陈生……”
“那小子擅自出城,大败而回,我没杀他都是……是的,姐。”蔡瑁看着蔡氏弱弱地道。
蔡氏白了蔡瑁一眼,继续道:“陈生因兄弟张虎之死,恨透了刘璋,你多给他拨些精兵,让他提前出城,记得,在释放陈生的时候,一定要让陈生感觉,我们蔡氏也是恨刘璋的,而且放出他是我们蔡家的恩惠。”
“第二件事,联络江夏黄祖,现在整个荆州,就剩下江夏还能形成对刘璋的威胁,但是黄祖的实力绝对不可能是刘璋对手,叫他谨慎行事。”
“第三件事,将水军分出去,全部交给张允指挥。”
“弟弟记下了。”蔡瑁拜了一礼,就要出去,被蔡氏叫住。
“投降时称刘表卧病……”
“可是主公没有……是的,姐。”
“投降时称刘表卧病不起,不得已献降,就说是我和你力劝的,记得献降时,一定要主动说,我们蔡家支持四科举仕,支持土地令,还有那什么……益州还有一个令叫啥来着?”
刘璋颁布的三大政令,目前只有四科举仕和土地令伤到世族利益,限价令因商业为真正兴起,都差点被人遗忘了。
“总之,我们蔡家无条件支持刘璋的一切政令,以主公之名投降,以蔡氏之名献降,懂吗?”
“以主公之名投降,以蔡氏之名献降?”蔡瑁捉摸着。
蔡氏看蔡瑁那白痴摸样,轻叹口气,自己这弟弟只能在水上还算个人,一上岸,立刻变成猪,挥挥手,“出去吧。”
“是。”
“等等。”
蔡瑁无语地回过头来。
“把发簪还给我。”
…………
黄家湾,夜。
黄月英在纸上写字,看见徐昭雪过来,忙拉过来兴致勃勃地问道:“昭雪,看看,这墨水怎么样?我新调配的染料,虽然不是黑色的,颜色比较淡,但是至少能流动,你觉得怎么样?”
徐昭雪气嘟嘟地道:“月英姐姐,你会分析天下大势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