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?br />
毫不隐晦地说一句,你出仕其他诸侯,我害怕,所以,正如你所说,你今晚的确只有两种结果,要么向我效忠,要么,死。”
周不疑手指摸着茶杯,淡然道:“我选第二种。”
刘璋紧盯着周不疑,明媚的月光下,周不疑幼嫩的脸蛋闪着白光,却没有一丝恐惧,甚至还带着恬静的笑意。这一刻,本来杀意还很淡,或者说是隐藏心底的刘璋,突然不可克制地涌了上来。
“你满腹才华,难道甘心夭折,而不想有一番作为吗?”这是刘璋最后的努力。
周不疑扑哧一声笑出声来,哈哈笑道:“我早算过自己活不过二十岁,注定夭折的命,我一不想飞黄腾达,二不求青史留名,活长活短有什么关系?如果大人要杀我,现在就可以动手了。”
刘璋死死握着剑柄,周不疑的笑容已经表明,这个神童绝不可能为自己所用,而这样的人才落入任何一个枭雄手中,都不亚于曹操得郭嘉,孙策得周瑜,刘备得诸葛,那将是西川的一个噩梦。
可是刘璋最终没有把剑拔出来,这样一个神童,折在自己手里,自己是不是历史的罪人?刘璋知道乱世要想生存,就不能有妇人之仁,可是却始终下不了手。
算了,历史上周不疑名不见经传,应该如他所说,注定早夭,这也是古今神童最常见的结局。
刘璋安慰着自己,缓缓松开了剑柄,周不疑笑着道:“大人的杀气散了,不疑捡回了一条命,不过这也表明大人性格有软肋,古今雄主,多会为其软肋付出惨重代价,尤其是处在大人的境地,更不该有妇人之仁这一类的软肋。”
“我处在什么境地?”刘璋带着好奇问道。
周不疑喝尽杯中的茶,叫来远处侍候的荷花,添满了才不紧不慢地道:“看在大人饶过我性命的份上,我就给大人讲一下大人的处境,我来益州时听说大人江州屠杀世族,只以为软弱的西川之主变成了一个没有头脑的暴主,可是到了西川之后,我发现我错了。
大人不是没头脑,还给大人一句对我的评语,大人聪明过头了,我知道你在屠杀江州世族时,已经预料到今后的困难,而且也一直在为克服这些困难殚精竭虑,但是我实在不知道大人能坚持多久,大人面临的敌人,比现在曹操面对的袁绍大军还可怕,稍有不慎,挫骨扬灰。”
周不疑喝口茶润润嗓子,继续道:“作为手握一州军政大权的州牧,做这种完全没把握的豪赌,两个字评价,任性,大人的刚愎自用与江东孙策相似,孙策也算一位明主,可惜性情刚烈,是统治不下士族盘根错节的江东的。
别看现在孙策一统江东春风得意,孙氏又是出自江东门阀,我料定一年之内,江东必然崩溃。大人虽然比孙策多了一些智慧,可是下场也差不多,如果大人不废除四科举仕和土地令,两年之内,必有大难,决不能免。”
法正惊讶地看着周不疑,自己也自诩是才能之士,可是现在才发现,竟然没有一个孩童看的透彻,现在想想,以孙伯符的性格,怎么可能协调得了江东世族那些复杂的利益关系,协调不了就会激怒世族,激怒世族,就会引起世族抗拒,可以想象,孙策这样的人如果碰到世族抗拒,一定是一杀了之,那结果也可想而知。
刘璋想着周不疑的话,从历史来看,周不疑的预测是错的,孙策是被暗杀的,后来腹黑的孙权坐领江东,使江东强盛,似乎谁也不会知道,如果孙策一直统领江东,会有什么结果。
可是历史不能佐证周不疑的话,却也不矛盾,孙权与其兄的刚烈不一样,心术隐忍得多,这也是周不疑觉得能够统领江东的类型。
而刘璋现在想想,为什么孙策带着大军打猎,那几个许贡的死士恰好出现在猎场,难道能排除以张昭为首的江东世族有意为之的可能吗?
在这之前,孙策想趁着曹操与袁绍对峙,偷取许昌,古往今来,江东世族都是最爱“和平”的,最反感北伐,如果江东能**他们就拥主**,如果面对强大的敌人,他们就投降,这几乎成习惯了,孙策想过江,江东世族当然不会答应。
周不疑的预测,比起郭嘉的预测:孙策必亡于刺客之手,层次要低得多,却更有依据(郭嘉是鬼才,鬼预测什么,是不需要依据的)。
如果周不疑对孙策的预测算是准确的,那他对自己的预测,两年之内,必有大难,自己又怎能轻视。
法正一口一口的抿着茶,早不知什么味道,他从来没想过会有周不疑这样才能齐全的人,辩才能压倒当世大儒,天下之事能洞察入微,通古博今,觉察人心,还会算命,视张鲁庞羲十万大军如石上蚂蚁,其才其谋,恐怕只有春秋战国的鬼谷子可与匹敌。
如果法正知道周不疑还会坑蒙拐骗,木工针绣,不知道会是什么心情。
面前的茶是喝不下去了,刘璋沉沉地叹了一口气道:“我已经知道自己的不足在哪里,但是我不打算放弃自己正在做的努力,所以,我明白我已经不可能得到你的效忠。
但是我很好奇,你心目中的主公是什么样子,我相信一个满腹才华的人,就算不求高官厚禄不求名留青史,也必然有一个理想主公的遐想。”
第063章月光照白冰
周不疑笑了笑:“其实我心目中的主公是最简单的,只需要具备一个条件,用人不疑,全权委任我负责一切军政大事,不横加干涉,不指手画脚,这样的主公我周不疑愿意辅助他成就霸业。
可惜放眼天下,没有发现这样的人,如果大人现在敢这样答应我的话,周不疑愿意立刻宣誓效忠,一个月之内下汉中,半年之内取荆州,十年之内扫平天下,如何?”
刘璋眼睛注视着石桌的桌面,手指抚摸着茶杯冰凉的瓷壁,良久道:“我做不到。”
周不疑轻松地笑了一下:“这在我意料之中,大人是一个杀伐决断的人,大人的志向恐怕是天下所有诸侯最远大的,不但要夺取天下,还要改造天下,怎么可能放任臣下总揽军政。
其实所谓用人不疑,说着简单,其实很难,何况是对一个掌握着全部军政大权的人,这样的主公古今也就出了一个刘邦,恐怕,周不疑这一生,只能终老市井了。”
“难怪你的名字叫不疑。”法正开着玩笑道。
周不疑笑了笑,三人默默地喝着茶,心不在焉,刘璋突然沉声道:“这样的主公,当今天下,有一个。”
“有一个?”周不疑眉头皱着,仔细想了一遍天下诸侯,却没有得到答案,周不疑虽是神童,却从不骄傲,往往碰到比自己见识多的,都虚心求教,甚至叩头拜师。
在益州的所见所闻,四科举仕,新式作坊,改造天下的雄心壮志,刘璋实在给了他太多意外,这时刘璋说有一个与他心目中的主公相符合的人,虽然自己找不到答案,却并不怀疑刘璋能给他信服的答案,侧耳凝听着。
“他的名字叫刘备。”刘璋缓缓道。
“你是说与大人同为皇室宗亲,许昌宫上天子亲口承认的民间皇叔?”周不疑沉默思索了一会:“刘备起于草莽,闻达于黄巾,徐州援陶谦,淮南征袁术,屡屡不可为而为之,恪守皇裔身份,手下关张二员猛将,倒是一个当世豪杰,可是我没看出刘备具有大人说的特质。”
“那是因为他没机会表现出来,要成霸业,必须具备两点,一是主上有御下之能,二则有文武两翼,刘备素以仁义为本,得民心也得臣心,手下关张二将皆万人敌,可惜文臣孙乾简雍皆碌碌之辈,如果给刘备一名像不疑一样的军师,双翼齐备,必然龙飞九天,直上云霄,而那时不疑也可看到刘备是怎么用人不疑的。”
这时法正突然插口,以不屑的口吻斥道:“刘备虽称皇叔,可法正却没看出这刘备有主公说的这么厉害,黄巾之乱表现平平,能援助陶谦全赖吕布偷袭徐州之功,征伐袁术更是只走了过场,最后还把徐州丢了,现在坐困许昌,能有何作为?至于关张二将,勇则勇已,却是匹夫之勇,我若为帅,宁要一个张任,不要十个关羽张飞。”
“哈哈哈。”周不疑大笑起来,稚嫩的脸肚在月光下一颤一颤的:“法先生就不用故意贬低刘备,防止我去投奔了,你家主公在夸奖那刘备的时候,已经又有杀我之意。
不过,周不疑虽不怕死,却也不求死,我还是为自己分辨一下,以求见到明天的太阳。
大人把刘备抬的那么高,既是因为心中涌起的杀意,更表明大人对这个刘备心存忌惮,能让大人这样的雄主心存忌惮,说明这个刘备肯定有过人之处,可我周不疑也不可能因为大人的几句话,就屁墩屁墩的跑去许昌投奔刘备,何况,我已经找到我人生的乐趣。”
“人生的乐趣,什么?”刘璋和法正都是一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