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达慕尼黑的第一个晚上,在伊丽莎白的强烈要求下,理夏德伯爵带她去慕尼黑大剧院看了歌剧。
当然要听懂歌剧对伊丽莎来说稍微难了点。虽然她的德语听力水平已经在尽量的飞快的进步了,但是……意大利语是完全的不会啊。
不过没关系,看不懂歌剧,可以看美女,包括台上的美女和观众席的美女。
理夏德伯爵觉得这个小公主真是又奇怪又天真,不看歌剧,却对女人们的发式和衣着指指点点。审美又出奇的怪异,只看那些他觉得并不好看的女人们,对于慕尼黑社交界公认的美女们,倒只是看了一眼就把视线转开了。
或者正是这种与众不同,以及身上那种青涩的自己未察的美丽,使得他对伊丽莎白公主念念不忘,越发喜欢。
心甘情愿的,为她做什么都愿意。
伊丽莎是一个对感情十分敏感的人,自然很早便察觉到理夏德伯爵对自己的感情。谈不上有什么应对手段,伊丽莎不喜欢理夏德,当然也不讨厌他,只尽量以对待其他人一样的态度对待他。确实一直在拜托他做事,但也一直支付报酬。伊丽莎觉得自己没有给理夏德什么错觉。
只是理夏德伯爵不这么认为。
“你看那个女演员。”理夏德指点给伊丽莎白看舞台上的一名演员。
“看见了。怎么了?”
“她很漂亮,很……迷人。”
伊丽莎打量了那名女演员,以她的审美观来说,脸庞过于消瘦,下巴太尖了点。总的来说,比另外几名公认的社交名媛要稍微耐看些。
“普通吧,我觉得很一般。”
理夏德看了看伊丽莎白,“你好象不喜欢门德尔小姐。”
“没有啊……”伊丽莎习惯性的展露天真笑容,然后忽然想起来:门德尔!
连忙说:“她是女人了,很成熟,有魅力。我是说,这个是显而易见的。”
理夏德笑:“确实,你还是个孩子。不过,你会变成举世无双的大美人的。相信我。你会比这里所有的女人都美丽。”
——
注1:理夏德伯爵是在马克思公爵手下当差的一个小贵族,1853年初病逝。伊丽莎白曾经爱上过这个青年,理夏德伯爵病逝的时候伊丽莎白很伤心,并为此写了一首情诗。
5、慕尼黑的服装店
路德维希在慕尼黑只停留一周左右。这期间,伊丽莎白公主在理夏德伯爵的陪同下,去了几次玛利夫人的服装店。
玛利夫人……就是萨琳娜与蒂安娜的母亲。这样,路德维希便不方便陪同妹妹一起前往。于是,理夏德伯爵负担起了护花使者的责任。
玛利夫人服装店距马克思公爵位于路德维希大街的新宫不远,萨琳娜与蒂安娜也曾经出入路德维希新宫,只是那时候马克思的婚生孩子们是决不会出现在父亲面前的。
伊丽莎很是好奇,十九世纪的女工是如何制作服装的。
伊丽莎白公主今天穿了一件半正式的绿色的塔夫绸长裙,小小的立领,郁金香袖,前襟镶了数道同色花边,白色华夫格的露指手套。
女店东不在,一名脸上有可爱酒窝的女士接待了伊丽莎白。
“您好,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?”这位女士无法确定伊丽莎白的身份。一般来说,贵族女眷们通常会将裁缝招至官邸度身;其他有钱阶级的太太小姐们也很少冒冒然的亲自到服装店里来。而且,伊丽莎白公主年纪幼小,满脸好奇的东看西看,问来问去,实在很难看出到底是什么身份。
“你是什么人?”伊丽莎突然好奇的问。
女士皱了皱眉,“我是店长,娜斯塔利亚。”
伊丽莎想了一下,“这可不是一个日耳曼名字。”
娜斯塔利亚昂着头,“我是俄罗斯移民。”
“俄罗斯移民……嗯。”伊丽莎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。
“我想看看,那个手摇的缝纫机。”伊丽莎又突然说。
娜斯塔利亚明显的感受到了小小的震惊。
“小姐,您要看缝纫机?”觉得……这要求真是出乎意料的与众不同啊。
“噢,我是想看看这个机器是如何工作的。”伊丽莎天真地说道。
理夏德伯爵也不由得轻轻的笑了起来,“请您满足这位小姐的要求。”
娜斯塔利亚看了看伊丽莎白,“好的,我想这不是什么为难人的要求。”
“我听说缝纫机的出现,导致很多制衣厂的工人失业?真的有这种事情吗?”
“不,我不知道。至少慕尼黑没有。”
“缝纫机好用吗?据说一台缝纫机可以代替100名制衣工人。”
娜斯塔利亚笑了起来:“在一些生产量很大的工厂里面,或许是这样;在慕尼黑,不会。我们店的绝大部分服装还都是手工制作。”
“我也这么听说了。还听说能合格操作缝纫机的工人不多。”
“嗯,是的。”
摇缝纫机的操作确实是比较难的,在伊丽莎白的要求下,一个女孩做了实际演示。不知道是因为机器设计不够成熟还是那个女孩操作不熟练,效果差强人意,速度也不快。
“理夏德伯爵,我想要一台手摇的缝纫机。你知道在哪里能买到吗?”
理夏德皱了皱眉头:这个小公主……还真是出人意料啊。
****
晚上回家之后,路德维希在餐桌上以尽可能的轻描淡写的口气,问道:“听说你下午去了玛利夫人的服装店?”
伊丽莎仰着脸天真地说:“是的,路德维希。”
“呃……”路德维希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,“那个,你去买衣服?”
“我去给娃娃订做服装。”伊丽莎从旁边的椅子上拿起一个陶瓷娃娃,“洛丽塔需要新衣服。”
“噢,你的娃娃有名字……洛丽塔,这名字很好听。”
“洛丽塔很漂亮。”
“以前你们自己做娃娃的衣服。”
伊丽莎稍微怔了一下,“现在我没有时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