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说,他宁可放弃灵思网络相关的新突破,也要将负能加密技术收入囊中。
不去其他研究机构,以灵思网络目前的火热程度、重要程度,一有什么新突破也很难绕不过他这个发明者,但负能研究所那边,关于负能加密的研究,外人就不容易获得了。
“已经想好了,我准备加入首都大学下面的负能研究所。”
或许以后就再也见不到这些熟悉的面孔了。
灵思网络固然是夏多想要研究的,但问题是现在赤心联盟研究灵思网络的研究者那么多,多他一个也不多。
而负能研究所那边,虽然是挂靠在首都大学下面,但也算是独立机构,最关键是,不久前格林奇告诉他,负能研究所那边关于负能加密的研究已经进行到关键时刻,随时可能有突破!
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了解到的情况,夏多看着这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,心里不禁有些伤感。
聚会之后,四班的小伙伴们就开始安排毕业事项了,这其中优先级比较高的就是结束现有的几个项目,然后将实践基地恢复原样。
之后就可以一边等待学校这边的毕业典礼,一边慢慢调查筛选今后想要加入的研究机构。
除了主动发来邀请的,也可以选择报考别的研究机构,总得来算,毕业生不缺工作机会,研究机构也不缺毕业生加入,双方大体还是处于一个对等选择的位置。
研究机构考察毕业生,毕业时也同样考察研究机构,双方都满意,才可能达成合作。
那直接甩出大量免试邀请的研究机构,某种程度上,其实已经透露出他们的底细了,研究能力有限、能够调用的资源经费有限,唯一的优势大抵就是免试了。
如夏多班上的难道免试要求的同学,就算进入那样的研究机构,虽然已经具备了研究员资格,入职即可成为研究员,但大概率还是会被当成见习研究员使用。
而且基本难有出头之日,除非你能自己能拉到经费,可这样一来又凭什么待在那样的研究机构呢?
夏多听格林奇讲过很多研究机构里的坑,负能研究所当然也有不少,但相对而言,越是顶尖的研究机构,坑就越少,而内部无论是管理还是晋升空间都比一般研究机构更加宽松。
如负能研究所,夏多一开始进去虽然能获得正式研究员身份,但这更多是研究序列积分带来的。
至于负能研究所内部的具体事务,还是要从见习研究员开始做起的,只不过接触到的项目等级更高,学到的知识更多,也更容易获得独当一面的机会。
但相应的,同级别的研究员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,虽不至于立刻淘汰,但长期没有出成果的话,也难免被边缘化。
这里的成果并非指确定的、能够利用的成果,而是指项目进展,因为很多基础研究可能几十上百年都不会有什么结果,但进度确实可以不断推进的。
如果连进度都没有,那显然就需要重新考虑研究方向、重新考虑经费投入了。
对于进入负能研究所之后的研究生活,夏多并不担心,因为他已经计划着返回主位面了。
这个投影位面是他经历过最久的一次,前后长达近二十年,这其中又有大半是在校园里度过。
但相聚再久,也总有分别的时候,他现在已经取得了正式研究员资格,又有了负能研究所的免试邀请。
只等完成入职手续,正式转入研究序列就能获得正式研究员身份,并且获得正式研究员对应的联盟迷锁权限。
这其中关联着最原始的赤心部族迷锁权限,借此他或许可以寻回前次投影留下的高级权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