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部分(1 / 2)

>

“哈哈哈……”

没听我说完,她就肆无忌惮地大笑了起来,引得整个餐馆的人都朝我们看。大概笑了一分钟左右,她才不得不停下来擦眼泪:“你不应该姓胡,你应该姓柳。”

“我向毛爷爷保证我的功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,毫不虚伪的跟你说吧,如果在平常,我有可能不会拒绝,毕竟女人易遇,艳遇难求。只是我当时可是有女朋友的人。”

“哦,原来是为了保证对女朋友的忠贞不二啊,那我真得给你颁一面‘铁杆男友’的锦旗。不过,”她一边说身体一边靠向桌面:“柳下惠同志,你现在对前女友还没有忘情,所以我可以放心的醉了。”

然后倒了下去。

十二、爱是众里寻她的千百度近视

更新时间:2011…4…16 20:28:00 字数:2341

某天从杂志社下班,我向往常一样坐了上回家的地铁,入闸的时候,竟然发现一个很像于苏苏的女孩。一样姣好的面容,一样的长发,一样的身材。

我跟在她背后走,和她进了同一节车厢,悄悄的注视着她,真的是十分相似,虽然五官有些区别,但是那神情简直一模一样,那女孩脸上的忧伤神情和于苏苏留在我脑海中一模一样,以至于我有几个瞬间都以为,她就是于苏苏。

她在我前面两站下车,我本来是想跟着下车的,但地铁停的时间太短了,我还没考虑清楚它就又开动了。

自这以后,我总在地铁寻寻觅觅,我在入闸的地方蹲守,上了车厢以后从这头走到那头,到了她的站点拼命的拉长脖子向外望看她是否出现在窗户旁边,我本来只要不在电脑前呆着,是不戴眼镜的,为了找她,我只要一到地铁站就戴上眼镜,但是就是没看到那张脸。

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寻找的时候,她居然又出现了。

我像往常一样在拥护的地铁里像个幽灵般飘来荡去时看到了她,她穿着一件薄薄的风衣,头发剪短了些,脸上还是那种抹不去的忧伤。

我走到了她的旁边,悄无声息的观察她起来。

她和地铁上的其她女孩子无异,一边戴着耳机听音乐,一边拿手机聊天。我伸长肚子瞄了瞄,除了一片矇眬的色彩什么也没看到。

车厢里人很多,所以她也没有注意到我正在偷看她。她手提袋里应该放了几本书,因此在外面可以看到四四方方的形状,很显然,她还是一个学生。以过来人的眼光来看,应该是大一或是大二的学生。

前面一个站到了,原本站在我们之间的人下了车,我和她就成了面对面站着,我隐约的闻到了她身上的香味,有点像胭脂和香水混和的味道。我又仔细看了看她的脸,略施粉黛,大眼睛很有神。

可能是我盯着她看的时间有点长,她觉察到了,于是把头抬了起来,正好和我的眼神撞了个满怀。

我顺势对她笑了笑,一边想着应该怎么跟她搭讪,最好能把联系方式要过来。

哪知她的脸马上就红了,又把头低了下去。脸红的女孩?这我倒是第一次碰到,我对她更有兴趣了。

于是我轻轻的咳了两声,以引起她的注意,她果真看着我了,我笑着开了口:“如果我不是正好戴着眼镜,我还险些认不出你来了。”

“什么?”她的脸又红了,真是好玩,这么漂亮的稀有物种居然还存在。

“你怎么剪头发了?”虽然假装认错人这个方法很老套,但我一时之间想不到更好的了。

“你认错人了吧?”

“你不是玲玲?”我瞎掰了一个名字,并且夸张的把眼镜取了下来,用衣角擦了擦再戴上去,又问了一次:“你真的不是玲玲吗?”

“我不是玲玲,我是晴晴。”她这样说的,居然笑了起来:“你的眼镜多少度的,这么近还认错人。”

晴晴?真好听的名字。我不由得佩服我自己起来,不费吹灰之力就套出了她的名字。我假装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:“不好意思,我真的认错人了,看样子要重新去配眼镜了,度数又加深了。”

她把耳机取了下来,并且把手机一并放进了包里,一边问我:“怎么我和玲玲长得很像吗?”

“是啊,只是她的头发比你的长。”见她这个举动,我心中暗自得意,她已经准备和我长谈了。

“我本来头发也挺长的,前两天才剪的。”

“你是学生?大一还是大二?”

“大一,华商经济学院的。”

“哦,学经济的女孩子啊。”我摇了摇头:“我倒是第一次见这么漂亮的财经女孩。”

她又笑了起来,原先的羞涩已经不见了:“难道你以前遇到的都很丑吗?你也学这个专业的?”

“不是,我学的专业比较肤浅,中国汉字。”

“我看,你是想说我的专业肤浅吧,中国汉字可是博大精深啊。”

“它到底有多博大我倒是没有研究过,不过漂亮这两个字,我倒是理解的很透彻。”

我一再的夸她漂亮,她又脸红了,由此我断定她一定没有男朋友。现在开学还没多久,围墙内的那些自然还没来得及下手,我才有这个机会。

于是我装作不经意的问一句:“你这个时候,是回家吗?不住学校?”

“嗯,我住我姑妈那里,就在前面两个站。”

我点点头,开始寻思着怎么要到她的手机号码。正在这时,列车又到了一个站,上来一些人,我往她旁边挪了挪,我们隔得更近了。

她扬起头问我:“你也是大学生吗?”

“曾经是,现在是失落的大学生。”

“为什么这样说?”

“唉,我不应该跟你说这些的,你现在才读大一,我不能打击你对大学生活美好的向往。”

“也是。”她点点头,没再多问。

“其实我也有研究过经济学。”

“真的?”听我这样说,她有些喜出望外。

“是的,当我去买油条的时候总结出来的。”

“买油条?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呀?”

“关系可大了,你听着啊。我们楼下呢,有两家卖油条的。刚开始他们都买一块钱一根,很大一条,生意相差无几,这就是市场竞争;后来,有一家在卖一块钱一根油条的同时呢,会炸一些比较小的,卖五毛钱一根。但人们吃习惯了一块钱一根的大油条,突然再吃小油条有点不够劲,这就是市场考验。但慢慢的,人们又发现,吃两根五毛钱的油条比吃一根一块钱的油条会更有饱腹感。既然如此,人们当然愿意花更少的钱去获得同样的饱腹感,这就是消费心态;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去光顾那家卖小油条的店铺,那么那家只卖大油条的店铺就没生意了,慢慢的只能关门了,这就是优胜劣汰;另一家店关门后,人们就只能去一家店买油条了,这就是市场垄断了;原来卖小油条的店达到市场垄断之后呢,他就不再炸小油条了,继续卖大油条,而且生意还是一样的好,这就叫……”我摸了摸下巴,想了很久也想不起来一个合适的术语来。

她捂着嘴巴说:“这叫什么呀?”

“过河拆桥。”

她乐不可支的笑了起来,一边笑一边说:“你的见解真有意思,比我们教授讲课有意思多了。如果换你去教经济学,肯定一个小时就能毕业了。”她停顿一下:“不过,听你说了这么多油条,我都想吃了。”

“那我下次请你吃。”

“好啊,我可是很能吃的。”

最新小说: 丁一蓝文集 独向一隅文集 邓岚心文集 弄哭那个小呆子 不能出卖小猫咪 竹马总想扑倒我 苏苏修炼法则 丹房主人文集 戴高山文集 冬日小草文集